那么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是不是一種概念上的混淆呢?
其實酒廠這么做有客觀和主觀的原因,酒廠都有生產規律,物質也有組成規律。
因為不同酒精濃度不同香型、不同輪次在不同儲存容器和不同存儲環境條件下的不同年齡的酒品質會有差異。
單純是某一年份某一輪次的老酒,若未經勾調,未經過嚴格的理化分析,香味組合成分的量比關系會失調并不好喝。
具體以茅臺酒來說,茅臺酒需要經過多輪次發酵,長期儲存標準體系非常復雜,每一輪次都有自己的標準,基酒樣本非常的寬泛。
因此,茅臺酒的勾調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過程,要勾調出色香味俱佳,口感風格相對恒定的茅臺酒要用少則三四十種,多則一百多種,甚至更多。
不同年份、不同文字、不同典型的酒體、不同酒精濃度的酒樣來進行調配融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叫精心勾調。
除此之外,不同批次的茅臺年份酒因參與勾調的酒樣不完全一樣。
物質組成必然是個變量,為了保證彼此基本一致的口感質量,茅臺制定了食物標準,以確保各批次酒的質量。